LIN YI-CHUN:林 怡 君
Scroll

 評《作為一種即興與準備的哲學》

文/王萱

當踏足未知之境,該如何展開認識?藝術家林怡君在受邀參與的蒙古駐地創作計畫中,以資料文獻與解構方位觀的既定認知作為其認識論的發展起點。在前往駐地創作前,她在網路上搜尋關於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相關資料,查找並試圖理解異地的現況。然而,對於他方的陌生感則讓想像與現實產生落差。當實際抵達烏蘭巴托,這座在草原中以高速現代化進程趨近全球化均值世界的城市,以及由城市中心向外輻射出的邊陲地帶間,隨著逐步遠離鬧區,現代化的設施也隨之減少。這些位於市中心與草原間的蒙古包區,遂成為發展速度不一的灰色過度地帶。與此同時,藝術家對於空間的感知也與原先的認知逐漸發生位移,繼而產生關於「地方」感的差異思考。 

在蒙古包區,林怡君觀察到草原遊牧生活與(現代化城市)定居間的衝突。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中,則觀測到居住與環境之間可以是不斷變動卻又相互平衡的狀態。如蒙古包頂透明的設計,是為了讓陽光透進,並隨日光移動,藉以區辨時間;而門口則面向南方敞開,避免來自西伯利亞的冷冽北風吹進室內,這樣的合理更體現了原居民與環境的相依共存關係。 

在資料調研的過程,她受到偶然讀到的一篇文章〈早期蒙古人的方位觀〉的啟發(或藝術家語:「誤讀」),將文中提及的非典型認識論與其概念結合。其中的「方位」並非指向一種「字面」或「刻度」上的意義,而是被視為與實際環境相依的關係指涉。這亦與藝術家將原先對於城市生活狀態的關注眼光,轉向「探尋城市/郊的生活方式,以及關注居住/棲居的起點是什麼?」的提問。以另類的方位觀標誌出的「在地」生活,突破了都市化後的斷裂軌跡,人類棲居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重新被銜接,漸漸成為可以辨識的「地方」。 

在《作為一種即興與準備的哲學》中如實驗影片般的影音與文字跳接,將斷片的此地重新拼貼成為敘事。藝術家在對於異域的認識過程中,錨定以「蒙古當代生活」為標的,尋找文中所提及的五種色彩及其與現下環境間的對應關係。藉由全然不同的認識方法,捕捉並描述那些認知誤區的樣貌。她以「2019年6月,寫於烏蘭巴托」為始,鋪呈出數個篇章,檢視高速現代化與都市化的發展歷程中遷移與定居間的衝突關係,並藉此暗示既有方向感的重置過程。 

影片開頭高速移動的火車,以紅色帶出了資本位移的敘事,來自於蒙古每日新聞頭條拼組出該地的現況。象徵著夢與建設的白色,指向各種原料轉換成的物件,甚或是各種故事的陳述與兌換關係。乳白的牛奶流淌、灰白的石頭山坡,以手工打造的屋舍成為居民聚集的公共場域,如同一處遊牧於城市邊緣夢境般的場景。而藝術家短暫駐地的居所及日常活動軌跡,則是有著黃色窗簾的房間,當每日晨光照射進屋,便將整個空間都染成黃色,也是藝術家在短短一個月中緊湊踏查的一段緩衝之地。與之相對的,則以藍色呈顯、城市中高速的節

奏感。畫面晃動如飛行員於天空迷向,生理感知跟實體產生位移時,來自各方的人們是如何在速度感不一的城市中找到足以定位自身的座標。而關於那些無法言說,或是被忽略規避的落差與模糊之處,則以全黑畫面指向未知、隱匿與不可見的其他部份。 

假若將城市當作一個暫時性的存在,那麼這其中的方向感如何被界定或許反倒會更加清晰。藝術家試圖探觸的並非實際的方位,而是那些更為抽象而模糊的存在。而其中一再標示的「方向感」亦非功能性的描述,反而更像是一道道的隱喻。